about this blog

this is merely to denote myself about my body.

mainly on the record of some morphological, anatomial, and medical aspects.
[since 2010.05.24]
主要是記述在我學我的身體時得到的一些拉七拉雜的資料,不過我想可能不是對我自己有用而已,所以有一些我會多多少少地改成中文化。all the news may be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s so i would translate to short notes here. [2010.05.29]

Thursday, September 16, 2010

Blood test accurately predicts death from prostate cancer up to 25 years in advance

有三篇相關的報導:
1.
ScienceDaily (2010-09-14) -- A blood test at the age of 60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risk that a man will die from prostate cancer within the next 25 years, according to researchers. The findings could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determining which men should be screened after the age of 60 and which may not benefit substantially from continued prostate cancer screening.


60歲時的血液測驗可以準確預知未來25年內因前列腺而死的風險。
[arthur's note] 雖說這是在預防醫學上也許有用,但單這個描述似乎還頗令人不解,60以後的screen 不是應該年年做嗎?即便prostate cancer 在90歲前不用再測,但不用再測其他的高風險疾病嗎?


Journal Reference:

  1. Andrew J Vickers, Angel M Cronin, Thomas Björk, Jonas Manjer, Peter M Nilsson, Anders Dahlin, Anders Bjartell, Peter T Scardino, David Ulmert, Hans Lilja.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concentration at age 60 and death or metastasis from prostate cancer: case-control study.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0; DOI: 10.1136/bmj.c4521

2. Early prostate cancer detection, screening: No benefit for men with low baseline PSA value, study finds

ScienceDaily (2010-09-13) -- Men aged 55-74 years who have low baseline blood levels of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are not likely to benefit from further screening and treatment,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Journal Reference:

  1. Pim J. van Leeuwen, David Connolly, Teuvo L.J. Tammela, Anssi Auvinen, Ries Kranse, Monique J. Roobol, Fritz H. Schröder, and Anna Gavin. Balancing the harms and benefits of early detection of prostate cancer. Cancer, 2010; DOI: 10.1002/cncr.25474


3. No support for routine prostate screening, but one-off test at 60 may be beneficial

ScienceDaily (2010-09-14) -- Existing evidence fro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does not support routine population screening for prostate cancer, a new study concludes. However, a second study suggests that a single test at age 60 could identify men who are most likely to develop and die from prostate cancer. These men could then be monitored more closely, while others could be exempt from further screening.

Story Source: (這篇沒有附publication)

The above story is reprinted (with editorial adaptations by ScienceDaily staff) from materials provided by 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via EurekAlert!, a service of AAAS.



Monday, September 13, 2010

人類的genomes與viruses的關係 (4則)

1. Ancient viral invasion shaped human genome

ScienceDaily (2010-09-13) --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that viruses that "invaded" the human genome millions of years ago have changed the way genes get turned on and off i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Galih Kunarso, Na-Yu Chia, Justin Jeyakani, Catalina Hwang, Xinyi Lu, Yun-Shen Chan, Huck-Hui Ng, Guillaume Bourque. Transposable elements have rewired the core regulatory network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Nature Genetics, 2010; 42 (7): 631 DOI: 10.1038/ng.600



2. Unexpected viral 'fossils' found in vertebrate genomes

ScienceDaily (2010-07-30) -- Over millions of years, retroviruses, which insert their genetic material into the host genome as part of their replication, have left behind bits of their genetic material in vertebrate genomes. In a recent study, a team of researchers found that human and other vertebrate genomes also contain many ancient sequences from Ebola/Marburgviruses and Bornaviruses -- two deadly virus families.

Belyi VA, Levine AJ, Skalka AM. Unexpected Inheritance: Multiple Integrations of Ancient Bornavirus and Ebolavirus/Marburgvirus Sequences in Vertebrate Genomes. PLoS Pathogens, 2010; 6 (7): e1001030 DOI: 10.1371/journal.ppat.1001030


3. Human Immunity To 'Viral Fossil' May Help Explain Our Vulnerability To HIV

ScienceDaily (2007-06-22) -- Human resistance to a retrovirus that infected chimpanzees and other nonhuman primates four million years ago ironically may be at least parti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susceptibility of humans to HIV infection today.
(訊息為機構提供,無文獻)


4. Ancient Retrovirus Is Resurrected

ScienceDaily (2007-03-01) -- Retroviruses have been around longer than humanity itself. In fact, the best-known family member, HIV, is a relative youngster, with its first known human infections occurring sometime in the mid-20th century. But although many retroviruses went extinct hundreds of thousands or millions of years ago, researchers studying the pathogens don't use the traditional tools of paleontologists: They need look only as far as our own DNA.
(訊息為機構提供,無文獻)


Evolutionary surprise: Eight percent of human genetic material comes from a virus

ScienceDaily (2010-01-08) -- About eight percent of human genetic material comes from a virus and not from our ancestors,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genomes of humans and other mammals contain DNA derived from the insertion of bornaviruses, RNA viruses whose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takes place in the nucleus.

  1. Masayuki Horie, Tomoyuki Honda, Yoshiyuki Suzuki, Yuki Kobayashi, Takuji Daito, Tatsuo Oshida, Kazuyoshi Ikuta, Patric Jern, Takashi Gojobori, John M. Coffin & Keizo Tomonaga. Endogenous non-retroviral RNA virus elements in mammalian genomes. Nature, 2010; 463 (7277): 84 DOI: 10.1038/nature08695
  2. Cédric Feschotte. Virology: Bornavirus enters the genome. Nature, 2010; 463 (7277): 39 DOI:10.1038/463039a



上述的文章有點重要性,雖說有點天馬行空,不過還是值得注意,尤其似乎這是在研究HIV時產生的發現。原來自2007以前已經有此一說了!!!





Genes tied to deadliest ovarian cancers identified

ScienceDaily (2010-09-08) -- Scientists have identified two genes whose mutations appear to be linked to 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 one of the most aggressive forms of ovarian cancer. Clear cell carcinoma is generally resistant to standard therapy.





carcinoma:
1. A cancer arising in the epithelial tissue of the skin or of the lining of the internal organs
2. (wikipedia)
sarcoma 【醫】肉腫,肉瘤
1. A malignant tumor of connective or other nonepithelial tissue


Sian Jones, Tian-Li Wang, Ie-Ming Shih, Tsui-Lien Mao, Kentaro Nakayama, Richard Roden, Ruth Glas, Dennis Slamon, Luis A. Diaz Jr., Bert Vogelstein, Kenneth W. Kinzler, Victor E. Velculescu, and Nickolas Papadopoulos.Frequent Mutations of Chromatin Remodeling Gene ARID1A in 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 Science, 2010; DOI: 10.1126/science.1196333

Saturday, September 11, 2010

魏崢:慢食 一天未必吃三餐

[2010.09.11] 這是在2010.09.06收到的信件,其內容是UDN的文章。列於此因為有幾個不明白的點,留作日後查知的參考:

1. 人類一日的餐數是怎麼定的?依生物性的?文化性的?
2. 進食的行為學。進食、食慾的機制?


出處:魏崢慢食 一天未必吃三餐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2008/06/28
原文:

天天與死神拔河搶救病患,心臟外科醫師日日處在千鈞一髮的緊張場面,巨大的壓力成為常態,因此像多數外科醫師吃飯都快。心臟科名醫魏崢卻能從壓力中,領略「慢食」的情趣,他總是慢慢吃,吃少一點,吃得挑剔一點。 若說,魏崢是心臟移植第二人,國內恐怕還真沒人敢稱第一。他完成國內第一例成功心臟移植;世界第一例人工心臟移植後,等待心、腎移植成功;第一個不輸血幼童心臟手術。 國內心臟移植手術,有一半是魏崢所帶領的振興醫院團隊所完成,「世界第一」、「全國首例」、「唯一」等字眼不斷與魏崢的名字連在一起,代表一個又一個成功手術的亮麗成績。

吃太快 往往會吃過頭
在手術檯上,親眼看過、親手經歷這麼多生命的在分分秒秒間起落,對「生命」他自有想法。但魏崢笑說,「談到養生,我不及格耶!」不過,對於吃,魏崢有一套他自己的領略,國人還不知道「慢食」是啥時,魏崢已經身體力行。 「不要等到肚子餓極了才吃飯,就像煞車煞不住一樣,肚子餓才吃飯,容易吃得猛,容易吃過頭。」他說,食物進入肚子,變成血糖後,血糖上升才感覺到飽。若是吃太快,身體來不及察覺,等感覺到飽時,往往已經吃過頭。

魏崢認為,人吃三餐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他舉例,老虎抓了一隻羊,吃飽了就走。而人類不僅吃過頭,還是動物界裡,唯一一個需要定時吃三餐的動物。

餓了才吃 要吃得精緻
魏崢說,我們應該聆聽身體的訊息,肚子有點餓了才吃飯,人類卻明明肚子不餓,只因為時間到了就吃飯。「我們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吃飯,實在想不通,如果不餓,何必要吃飯?」 魏崢不是不在乎吃,相反的,他主張美食主義,「不好吃的,我不要吃。」與其暴飲暴食,魏崢喜歡慢慢吃,吃少一點,吃好一點。當然,品質好的食物就貴,因此也不會吃多,燒菜也不會燒多。 他看著纖瘦的女兒竟還禁食,還吃來路不明的瘦身食品;奉行晚上5點後不吃東西,所以女兒幾年來都不吃晚飯。坊間的流言比名醫爸爸還有說服力。魏崢無奈的說,應該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因為這是身體在告訴你,身體需要什麼東西。 魏崢也反對素食主義,吃素是不錯,但人畢竟不是牛,無法消化太多纖維質,吃一公斤的草也不會飽。他說,炒青菜時,放些許肉絲,紅燒豆腐,放些許肉絲,既增添鮮美滋味,也滋養身體。多數外科醫師吃飯都快,魏崢認為,吃飯是一種情趣,要慢慢品嚐,不要連自己剛才吞吃什麼到肚子裡都不知道。

基因決定生命 別神經兮兮
難免應酬時,魏崢喜歡去知名法式餐廳法樂琪。他說,別人請客,點餐要顧主人面子,而自己請客總不能要求別人一起少吃。法樂琪的沙拉吧,沙拉新鮮又好吃,而且沙拉吧上有素咖哩飯,清淡口味的咖哩飯也引得魏崢食指大動。 為了好玩,他在自家樓台種青菜。他發現,季節不對的食物不能吃,若硬要種出非當季的蔬果,得用很多殺蟲劑,否則植物根本長不起來。 看多生死來去,魏崢是個基因決定論者。他說,人一出生時,基因已經決定一切,有人30多歲就動脈硬化,有人80歲冠狀動脈還彈性十足,生命初始的時候已經決定一切,不需要為了追求「健康」,反而把自己搞得神經兮兮。

專家觀點--吃八分飽 最健康
張扶陽(台北榮民總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消化系醫學會理事) 人一天要吃幾頓飯,主要受到文化影響,其實沒有定論,就像某些人習慣不吃午餐,有些人夜裡還要吃宵夜。不過,現代人吃三餐已是約定俗成,利用午休時間,讓上班族吃飯,總不能下午肚子餓,員工自行離開工作崗位去吃飯。 人的食慾有一個複雜的機制,大腦會分泌激素,促進食慾;等到食物進入體內後,會再分泌另一種激素,感覺飽足。食慾還會受到情緒、荷爾蒙影響,癌症病患受荷爾蒙變化,始終胃口不開,不想吃東西。 少數必須使用靜脈輸液的禁食病患,若是禁食太久,胃部黏膜可能萎縮,對抗外來細菌的能力就會變差。至於一般人,偶而一、二天不吃飯,對健康影響不大。 最好注意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千萬不要暴飲暴食,吃八分飽,少刺激性食物,此外,也要注意控制體重,避免過胖,以及少碰菸酒。


每天抱我一分鐘

[2010.09.11] 網路郵件/雜文。但擁抱的確該是重要的。

一對小兩口生過孩子之後,他們開始了分床而居的生活。白天工作疲憊,晚上應付孩子,漸漸地二人之間的話越來越少。

女人首先意識到了他們之間潛伏的危機,一天,她對男人說:「我有個鄭重的要求.」

「什麼要求?」男人漫不經心地問。

「每天抱我一分鐘」女人說。

男人看了女人一眼,笑了:「有必要嗎?」

「我提出了這個要求,就証明十分有必要,你發出了這個疑問,就証明更有必要。」

「情在心裡,何必表達!」

「當初你要是不表達,我們就不可能結婚。」

「當初是當初,現在不是更深沉了嗎?」

「不表達未必就是深沉,表達了未必就是矯飾。」

於是兩人吵了起來,最後,為了能早些兒平息戰爭上床安息,男人妥協了。

他走到床邊,抱了女人一分鐘,笑道:「你這個虛榮的傢伙。」

「每個女人都會對愛情虛榮」她說。

此後每一天,他都會抽個時間抱她一會兒。漸漸地,兩人的關系充滿了一種新的和諧。
在每天擁抱的時候,雖然兩人常常什麼也不說,但這種沉默與未擁抱時的沉默在情境與意味上有著天壤之別。

終于有一天,女人要去長期進修。

臨上火車前,她對他說:「你終于暫時解脫了。」

「我會想抱你的。」男人笑道。

果然,她到學院的第二天就接到了丈夫的電話,頓時,她的眼睛里溢滿了深深的淚水。

的確,對於相愛的男女來說,激情飛越的碰撞之後,婚姻質樸得如一位村姑。人們常常以「平淡是真」為藉口逃避對長久擁有的那份感情的麻木和粗糙,卻不明白,如果我們像習慣一天天遺落愛情,那樣習慣一天天去經營愛情,
那麼,那在我們掌心和胸口的愛情就絕對不會冰冷。

擁抱是無聲的語言

久別重逢、惜別傷離,四目相對,不知說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張開雙臂、迎向前去,來個深深的擁抱。連拳擊比賽都如此,當兩邊筋疲力竭,既打不動,又不希望被打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擁抱。

打球扭傷了背,去復健。醫生先為我電療熱敷了半個鐘頭,又要我躺平,為我指壓。最後叫我坐起來,從後面把我緊緊抱住大約五秒鐘,然後氣喘咻咻地說:「好了!覺得如何?」

我轉轉身子,說「不錯!尤其最後那緊緊一抱,第一次碰到這種治療法,居然有放鬆的效果。」

醫生笑了:「可見你太少被抱。你不知道擁抱能治百病嗎?回去叫你老婆多抱抱你,像我一樣用力、狠狠地抱!
一抱解千愁!」

又聳聳肩說:「現代人哪!太忙、太少抱,錯失了最原始又最有效的身心治療。」

怪不得兩年前,「免費擁抱(Free Hugs)」活動由澳洲發起之後,一下子就感染了全世界。只見有人站在街頭,
舉著「Free Hugs」的牌子,願意被擁抱的人只要走過去,就能接受一個大大的擁抱。有人說那些舉著牌子的人,
才是渴望被擁抱的人,他們希望從陌生路人的身上得到慰藉。

也有人說他們是願意無條件獻出擁抱的,每個希望被擁抱的人都可以向他們索取。

我覺得兩邊都有理,但說得最棒的應該是美國著名漫畫家比爾.肯恩(Bill Keane):
「擁抱就像丟回力標,能夠得到立即的回抱。」

關鍵的一抱

在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SQ(社會智能)」(時報出版.2007)書裡讀到個感人的故事──

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心情不好,對來看她的叔叔發脾氣。

小女孩說:「我討厭你!」

叔叔微笑著回應:「可是我愛妳。」

小女孩又說:「我討厭你!」聲音變大,而且斬釘截鐵。

叔叔卻更溫柔地回答:「我還是愛妳。」

小女孩大喊:「我討厭你!」

叔叔說:「沒關係,我還是愛妳。」並張開雙臂,把小女孩摟住。

小女孩終於軟化:「我也愛你。」整個人投入叔叔的懷抱。多生動的描述啊!

幾乎可以看見那小女孩由嬌嗔的小魔鬼,變成溫柔的小綿羊。真正打開她心房的,則是那雙伸出的臂膀和緊緊的擁抱。

人天生喜歡擁抱。小娃娃哭,除了餓,要吃;就是沒有安全感,要擁抱。幾曾見過不要大人抱抱的娃娃?
那擁抱除了是娃娃對愛的渴望,也表現了他自己的愛。

所以當朋友初次把小奶娃交到你懷裡,娃娃居然能不哭的時候,你一定會很得意。因為那娃娃顯示了對你的親愛,
甚至暗示了你和他父母的交情。老人家碰上了這場面,更少不得要高興地說:「瞧!連陌生的娃娃都願意讓我抱,
可見我有喜氣,還能多活幾年。」

「抱抱」對孩子真是太重要了,據心理學家研究:常被抱的孩子就像常被母獸舔舐的小動物,因為總覺得媽媽在身邊,有安全感,吃得多也長得快。

連放在保溫箱裡照顧的早產兒,雖然不能總被帶出來擁抱,也需要護理人員伸手進去撫摸。最新的研究甚至發現,在襁褓期間總被擁抱的娃娃,腦神經的發育不同。長大之後,常表現得更樂觀親和。

只是別以為孩子常要你抱抱,就一定表示你成功。因為當大人情緒不穩定,小娃娃也會受到感染而不安,
於是動不動就要你抱。你抱他,他才能確定你還愛他。

何只孩子如此,其實成人也要抱抱,而且非但可以擁抱表示親密,還能宣示友好。君不見古裝電影中,
兩隊人馬相遇,在敵我不明的情況下,戰鬥一觸即發,突然雙方首領跳下馬來,兩臂張開,還把雙手攤得大大的,
迎向前去,來個重重的擁抱,接著兩隊部屬一片歡呼。

直到今天,有些民族的男人在擁抱之前,還得作出這麼個誇張的「打開雙手」的動作,意思是「我沒帶武器!」

可不是嗎?

人最重要的器官都在前面,有什麼比「推心置腹」的擁抱,更能顯示肝膽相照?

「被溺愛兒童症候群」(Pampered Child Syndrome)

[2010.09.11] 來自網路郵件。查維基百科,英文版有一說:「Spoiled child」內容是類似。不過信件裡似乎是寫得較危言聳聽一點,但莫名其真假??會收在這裡,似乎覺得這不止是一個社會現象,而所涉及的心理層面或可值得注意??

信:
「被溺愛兒童症候群」(Pampered Child Syndrome)

有一種病毐,正在全球各個角落肆虐,對著孩子們發動攻擊。如果你是個非常疼愛孩子的父母,小心了!這個病毐的感染源不在空氣中,被感染也不會發燒、嘔吐,但日子一久,孩子可能出現七大負面人格特徵:驕傲、憤怒、妒嫉、懶散、暴食厭食、陷溺、貪婪,從而影響一輩子的競爭力。

現象:千禧之子常見被溺愛兒裡症候群這個病毐帶來的症狀,名叫「被溺愛兒童症候群」(Pampered Child Syndrome),感染源只附著在父母身上;在一九八0年以後出生的人,發病率尤高。

這已成為2000年以來全球兒裡教育界最憂心的現象。2005年十月,英國(泰晤士報)刊出一篇專文:如何終結被溺愛兒童症候群」,文中提到一個案例:她,只有十三歲,已經有了第一次性經驗,用違禁藥品,自殺過一次,每次離家出走都要好幾天才回去。」你可能會認為,這個少女成長於暴力家庭?事實不然!她的父母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總是細心呵護她,給她一切她所要的,讓她成為家中的「老大」!這個女孩,正遭受「被溺愛兒童症候群」的侵襲!

調查:三分之二父母,承認孩子被寵壞,不止英、美國,這股病毒也入侵了台灣。

阿文(化名,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時,媒體不得報導該兒童及少年之姓名)基隆某國中三年級學生,國小時,他很聰明,父母極度寵愛,一次他欺負同學,老師請父母來學校,她的父親,從BMW 座車下來,就怒氣沖沖直奔導師,母親則穿著水藍色碎鑽小禮服,隨後跟來,父親劈頭說:「我的兒子,我很了解!」母親再說:「我家阿文很乖,一定有人激怒他,才會欺負人。」阿文就這樣一直被護著進入國中。國一時,阿文的學習狀況有了變化。數學老師發現他連簡單的運算都不會,請父母來校了解狀況。導師說:「也許他要去檢定一下智力…」話還沒完,阿文父親拍桌:「你腦袋才有問題!」升上國二,父母這時才意識到事態越來越嚴重。父母決定帶他去鑑定。鑑定結果出爐,醫生說:阿文是抗拒學習,而且懶惰,造成智力退化。」夫妻倆回想著過去一味稱讚阿文的結果,竟讓兒子變成這樣,兩人楞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語。

過去,人們總高唱「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但如今,過多的愛、不當的愛,卻讓孩子們失去競爭力,甚至產生負向性格。以下六個數據,分別來自2001年哈佛大學的研究、2001年CNN及時代雜誌聯合進行的民調、2002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研究團體Public Agenda的調查:
1. 80%的人,都認為今天的孩子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
2. 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
3. 75%的人認為,現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
4. 只有9%的成人認為,他們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孩子「對成人有所尊重」。
5. 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因為「無法忍受」學生的行為,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離職。
6. 也是最驚人的數據:1984年時,孩童可以影響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到了2001年,這個數字達到三千億美元。更進一步推論,父母給孩子的物質享受,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了五倍!(編按:這段期兒童人口數僅成長15%)

原因有三:
一、他們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
二、孩子生得少;
三、他們揚棄權威的教養方式。在溺愛世代的家庭,美國的平均孩子數目已從四個變為兩個;台灣每個家庭孩子數則僅一.一八人,他們的孩子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愛。

而這一代的父母,過去都被權威方式管教,因此他們質疑權威,如今他們選擇與兒女做朋友、採取寬鬆的教養方式。這群溺愛世代生下的孩子們(1980年以後出生),被稱為「千禧之子」,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代」,因為他們擁有最豐富的資源。

根據統計:這群孩子三分之一以上的房間裡有個人電腦、三成兒童及五成青少年房間裡有電話。他們讓父母或爺爺奶奶帶著到全世界旅行,而且以前屬於大人的活動:出外用餐,現在變成全家人的事;有90%的父親會進產房看孩子誕生。隨著家庭的收入越多,他們到倫敦聽大笨鐘鐘聲、到巴黎塞納河乘船、到尼斯聖馬可廣場餵鴿子的機會就越高。

癥結:民主與溺愛,一線之隔,千禧之子,是歷史上得到父母最高注意力的兒童,然而,越多的愛,越多的物質,卻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副作用。根據教育理論,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四種類型(民主、權威、溺愛、忽視)。此分類係根據父母付出的「溫暖、支持」,與「指導、要求」程度而有所區別。其中,「民主型」父母,是最佳管教方式,他們既給孩子充分的「溫暖、支持」,又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孩子因而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尊重,同時發展出高度的自我接納與個人控制。但一不小心,「民主型」可能就會變成「溺愛型」父母,兩者常常只是一線之隔。

輔大兒童與家庭學所副教授陳富美指出,若只是一味給予「溫暖、支持」,卻未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賦予過度的自由,將變成溺愛型父母,孩子無法克制本身負向、不合理的行為,自我接納能力也低。

台北現場:怕廁所不乾淨,菲傭陪伴上學台北的大安社區。八歲的Angela,頭髮整齊的程度如同一把利劍削過。她的父母常常出國,收入屬中上程度,但因她是獨生女,從小備受寵愛。平常她的打扮都是配套好的,花色蘇格蘭裙,肯定搭配相稱的素色上衣,襪子樣式絕不會搶走上衣的風采,腳踩的是ELLE童鞋, 連包包款式、該斜背、側背,都有講究。她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十分完善,連上廁所這件事也不例外。她就讀仁愛國小一年級時,每週二中午,菲傭為她送便當。只見菲傭迅速的跑進教室、放下便當,牽著小Angela的手,兩人很快來到廁所前的門,「太暗、地上有水、馬桶上有黃漬」的都被淘汰。如廁完後,菲傭迅速的幫她整理衣服,接著把她拖到洗手台,用肥皂搓了兩分鐘之久。小Angela的媽媽要求她,學校廁所不夠乾淨,若想上大號,盡量忍住,不在學校上,免得處理不好」,但一年下來,她還是決定將女兒轉到廁所更乾淨的康橋國小。逢年過節的時候,Angela的媽媽一定認真打點,從接車的阿姨、司機、到外籍課程老師、導師等十幾人,都送上高檔禮品。因為這些錢可保證她女兒坐上校車最好的座位,一旦在校有任何異常,老師總是第一時間回報、聯絡簿的老師留言也總比別人多得多。房間有人掃、上廁所有人伺候、出門有人接送,Angela做什麼呢?常常,她讓自己變成一座雕像,不發一語。她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完全被剝奪了。

不只台北,在上海的地鐵車站裡,有很多「地鐵父母」。上海的地鐵有三層,最底層是搭車處。這天,一位爸爸在車站外買早點,他拿著手機,氣急敗壞對著另一頭的太太說:「叫你先去排隊買票啊!上什麼廁所?萬一兒子來不及怎麼辦?」說著邊掏錢、邊罵、邊揮手叫兒子先去月台等。原來,上海父母為了讓寶貝兒子省時間,夫妻兩人分工合作,一人買早點,一人買票,好讓孩子不用浪費時間,多個十分鐘看書。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說過一個小故事。他第一次回老家祭祖時,包了一輛計程車。當天,郭台銘趕夜車,從山西南部渡黃河。晚上十點多,月光瀉了一地,司機跟郭台銘坐在黃河邊聊天,聊啊聊啊,司機先生竟哭出來了。原來,這司機每天賺了錢,只吃兩個饅頭、兩根蔥,但為了孩子,他一定會買根雞腿回去給兒子吃。有一次,他生病了,妻子把兒子的雞腿給他吃,兒子竟然打妻子一巴掌說:「這雞腿是我的,為什麼要給爸爸吃?」郭台銘感嘆:小孩一直以為雞腿是他的,連他爸爸生病了,也不讓步。這種小孩沒有感恩心,只曉得佔有,不曉得失去的滋味。

在紐約長島,有間名為「船塢」的餐廳,門口就曾掛了牌子寫著:「如果你不能控制好你的孩子,請你們不要進來用餐。」餐廳的規定則是:「No checks, no credit cards, no cell phones ,take screaming kids outside 」. 不收支票、不收信用卡、不能在裡面打行動電話,把會尖叫的小孩帶出去)」。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 任周文 君 分析孩子在社會互動中,最需要的就是「妥協、分享、互動」三種特質,被溺愛的孩子,容易喪失學習這些特質和演練的機會,就容易自我中心。幼稚園,是社會情境的第一關,被溺愛的孩子因為不具上述三種特質,容易與同儕出現爭執,隨著時間長大,在人際交往上就會產生挫折感。這個挫折感緊接著會帶來焦慮、憂鬱、拒學,然後產生更多的情緒問題,甚至出現自殺、攻擊性的行為。此外,被放任的孩子,由於將「獲得東西」視為理所當然,通病就是「等不得」,當「無法獲得」的情境出現,就容易出現犯罪行為。忠告:「易開罐的愛」只會害了孩子。然而,溺愛的問題不在於愛多、愛少,而在於「怎麼愛」。讓孩子學做家事吧!

Wednesday, September 1, 2010

紅辣椒等麻辣食物可能有助降低血壓

更新日期:2010/08/05 01:51

(中央社台北4日電)新的研究結果顯示,食用像紅辣椒等麻辣食物可能有助降低血壓,因為其中含有稱為辣椒素(capsaicin)的活性成分,除了讓辣椒令人有辛辣感,也能使血管鬆弛。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網路版報導,根據這項刊登在「細胞代謝」期刊(Cell Metabolism )的研究,中國第三軍醫大學的研究人員餵食高血壓的老鼠富含辣椒素的食物,久而久之,這些老鼠血壓下降。

這種成分的作用是可以促動血管內襯的受體通道,導致生成的一氧化氮增加,這種氣體分子可以保護血管避免發炎和機能異常。

這不是第一項探索辣椒素和較低血壓間分子鍵結的研究,但先前的研究都只是急性或短期暴露於這種化學物質,而非以辣椒素對高血壓的齧齒動物作長期治療。

研究人員表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了解每天要吃多少辣椒,才會對人體有正面的影響。(譯者:中央社實習編譯林欣怡)

怎麼從人口看健康資訊?

[2010.09.01] 這是網路流傳的一份資料,且據此申論人在50歲時應做的保健之道。
再看看。

人生七十古來稀

過了七十柳暗花明又一村

下面這一張表是內政部戶政司於 99 年 5 19 日發表的台灣人口數值。

2009年人口五歲年齡組分統計

五歲年齡組分

人口數

減少人口

減少率

人口累計

0~4

1,014,183

1,014,183

5~9

1,287,899

2,302,082

10~14

1,539,529

3,841,611

15~19

1,612,140

5,453,751

20~24

1,616,155

7,069,906

25~29

1,972,704

9,042,610

30~34

1,949,382

10,991,992

35~39

1,814,291

12,865,306

40~44

1,873,314

14,738,620

45~49

1,900,661

16,639,281

50~54

1,735,813

164,848

9 %

18,375,094

55~59

1,460,034

275,779

19 %

19,835,128

60~64

872,403

587,631

40 %

20,422,759

65~69

763,297

21,186,056

70~74

618,529

21,804,585

75~79

495,463

22,300,048

80~84

340,252

22,640,300

85~89

153,221

23,093,521

90~94

46,484

23,140,005

95~99

10,751

23,150,756

100以上

1,937

23,152,693

看表可知台灣人口數自 50 歲起開始下降。

五歲年齡組分

人口數

減少人口

減少率

45~49

1,900,661

50~54

1,735,813

164,848

9 %

55~59

1,460,034

275,779

19 %

60~64

872,403

587,631

40 %

50 54 歲年齡組比上一年齡組下降一坡,下降率是 9%


55 59 歲年齡組再比上一年齡組下降一坡,下降率是 19%

60 64 歲年齡組比上一年齡組有很明顯的下降,下降率是 40%

49 歲止的人口是 1,900,661人,

64 歲止的人口是 872,403人,

15 年之間 1,028,258人不見了,54% 的人口哪裡去了?

以如此下降率來演算一個例子:

如果,有 100 個同為 50 歲的同學,

約定每五年元旦開一次同學會,全體同學都要參加,

每五年的參加人數將如下:

50 歲時的元旦同學會來了 100 個同學,

55 歲時的元旦同學會來了 91 個同學,9 個人不見了,

60 歲時的元旦同學會來了 74 個同學,又 17 個人不見了,

65 歲時的元旦同學會來了 44 個同學,又 30 個人不見了,

50 歲的元旦同學會至 65 歲的元旦同學會,

經過 15 年之間,100 個同學只剩下 44 個,折損率是 56%

而最大的關卡是 61 歲到 65 歲之間,折損率高達 40%

這個數值是不是在暗示 65歲是人生的一個大關?

政府以年滿 65歲以上者稱為長者,

而以年滿 65歲以上長者視為老人是否以此為準?

很顯然 60 64 歲是人體急劇衰老期,為什麼?

血液循環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因為身體的器官組織均需要充裕的養分

與足夠的氧才能正常運作,血液循環正是扮演輸送的角色,一旦血液循環

差,器官組織得不到適當的補給,自然會功能下降。

根據研究,人體的血液循環,尤其是微循環系統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功

能減緩。

通常 50 歲以上的人,容易感覺體力大不如前,容易勞累。

如果 50 59 歲還自認寶刀未老,未能及時調整工作或生活、飲食方式,

60 69 歲所有病號就紛紛出籠。

據臨床統計,60 69 歲是各種疾病發病的高峰期,

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白內障、

慢性支氣管炎及癌症等疾病,最容易在這個年齡層發生,

大部分的人在45歲前都是非常健康的。

換句話說,如果 50 59 歲能善加保養,降低身體機能老化程度,有助避開

60 69 歲的疾病危險期。

 

那麼,50 59 歲的人如何做健康準備?

醫師與保健專家建議:

50 59 歲的人要先建立防衰老的準備,減少不必要的應酬,避開容易影響

健康的刺激行為,飲食求清淡規律,不過度勞累,不加重生理與心理的負擔。

如果能渡過 65 歲的這個關,以後身體狀況便會保持平穩;

人體在 70 歲之後,身體又將趨於正常,衰老現象趨於平緩。

70 歲的元旦同學會來了 39 個同學,只少了 5 個人,